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引导各级团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每月一次的“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志愿服务,从残障儿童及家庭的实际需求出发,走进残障儿童家庭、社区、特殊教育学校等场所积极开展生活帮助、残健融合、爱心捐助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
河北医科大学继续开展“冀医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结合丛恩小学社会实践主题进行协调安排,在普惠性服务基础上,发挥专业优势,组织经过专业培训的青年志愿者们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开展以“康复陪伴”为主的志愿服务。通过参观花鸟鱼虫市场;在老师和志愿者的陪同下观看电影;DIY花瓶、移植盆栽、涂鸦手提包,提高了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纪律性与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提升美术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团赞皇县委联合国网赞皇供电公司团支部走进赞皇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萤火微光 与爱同行”主题志愿活动,供电公司团支部为特教学校学生发放助学金,青年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一起开展了绘画活动,孩子们用画笔描绘未来,青年志愿者们耐心地与孩子们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用画笔表达内心的世界。用行动为特殊儿童编织一段难忘的成长记忆,为孩子们送去助学关怀与暖心陪伴。
团新乐市委联合河北美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到新乐市特教学校开展“小橘灯”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给孩子们展示了漆扇工艺,让孩子们了解漆扇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让孩子们亲自参与制作漆扇,让孩子们表达自我、展示才艺。此次漆扇工艺体验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为社会营造了关爱特殊群体的良好氛围。
团藁城区委走进区特教学校,青年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由藁城宫灯协会捐助的宫灯,感受藁城宫灯文化。通过趣味性的手工活动,不仅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沟通力和动手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陪伴。今后将持续关注特殊青少年群体,积极与藁城区残疾人宫灯产业就业基地、宫灯协会等政府、社会群体对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鼓励特殊儿童打开心扉、增强自信,并逐步探索特殊青少年群体就业问题,努力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团裕华区委联合河北中医药大学的青年志愿者开展“小橘灯”助残接力活动。本次活动河北中医药大学的青年志愿者向启智学校的孩子们拓展了中医药理论知识,还带领大家亲手制作了提神醒脑香囊,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医药的魅力,帮助孩子们提高了动手能力。
团桥西区委组织下石家庄星伴月组织、育心社工组织走进桥西区孤独症群体。青年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认识蔬菜并帮助孩子们学会摘菜、切菜等生活技能,不仅锻炼了孩子们动手能力,还能够让孩子敞开心扉,积极拥抱生活。
团栾城区委带领三苏社区青年志愿者,走进东关村残疾儿童爱心小院,慰问残疾儿童。青年志愿者一行得知爱心小院食物告急,特意准备两份米面油爱心物资。青年志愿者们与爱心小院负责人周老师互相交流,了解孩子们近况及面临的问题,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活动期间,青年志愿者们还帮助检查了爱心小院消防设施、天然气管道等,努力为孩子们营造安全成长环境。
团无极县委联合无极县爱心志愿者协会开展了“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以及防艾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青年志愿者走进了困境儿童们的家中,开展走访慰问,与受助家庭的孩子及其监护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受助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还送去了慰问物资,鼓励他们要克服困难,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团元氏县委联合黑水河乡团委开展“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们来到了特殊儿童的家中,详细询问了孩子的学习和基本生活状况,并为他们捐赠衣物玩具、与特殊儿童一同互动玩耍。
团鹿泉区委青年志愿者与供电公司青年志愿者们一同前往区特教学校,共为学校孩子们带去20箱玩具和零食。志愿者们进入学校与孩子们一起写硬笔字、做手工、玩游戏,并进行用电安全教育,与孩子们进行多方互动,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此次帮扶活动不仅为孩子们送去了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持。
团行唐县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玉亭乡官庄村家中开展“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志愿服务。活动中,青年志愿者们和孩子家长谈心聊天,详细询问了孩子的身体情况、生活状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同时,鼓励孩子及家长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团高邑县委开展“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们热情满满,精心准备了各类生活物资送到特殊儿童及其家属手中,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耐心倾听家长们讲述孩子的成长经历、身体状况以及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难,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为后续的帮扶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服务团队,聚焦具体问题,调动和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持续关注残障青少年的生活情况,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整合志愿服务资源,扎实推进“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相关工作高质量开展,营造关心关爱残障青少年的良好社会氛围。